世界观 | 中非经贸博览会是非洲的独特机遇
6月27日,湖南国际会展中心,国内客商对厄立特里亚的展品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图/记者杨旭
6月27日至29日,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举办。除了50多个非洲国家外,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、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一些国际机构也派代表参加。至少有1000名非洲人作为特邀嘉宾或商户参加此次博览会。这进一步证明了中非关系在不断发展。这种关系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历史的相似性、政治的亲密度和经济上的依存性,以及最近不断深化的人文交流。
去年,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042亿美元,同比增长20%。中国近10年来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。因此,博览会是双方之间关系日益增长、符合预期的举措。
非洲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家在这里展示他们的产品,还签订了双边贸易和基础设施协议。
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极端民族主义、孤立情绪和对非西方出身移民反感的国际体系下,此次博览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。博览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动力,让他们能集中精力发展地区事务。
对于几乎整个非洲而言,中国已成为帮助非洲大陆克服无数挑战的不可或缺的参与者。
虽然中非经贸关系发展令人印象深刻,但非洲依然处于全球食物链的底端。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,这个国家在40年前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、不发达、经济不景气的国家,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
到明年,中国计划彻底消除贫困。中国驻南非大使林松添多次强调,中国政府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,7亿人口已摆脱贫困。
根据贸易地图估算,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对中国的肉类出口增加了240%。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,将有助于非洲在土地、气候变化和水力技术方面投入更多资金。如果实现了这一点,此次博览会将留下一份持久的遗产。
文/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-中国研究中心主任Monyae
译/本报记者朱宗威(原载于南非IOL新闻媒体集团网站,内容有删节)